热点文章

理学院团队在纳米酶传感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05-09   作者:孙萌萌   审稿:鲁志伟     (浏览次数:)     打印    收藏

近日,理学院“功能纳米农业应用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聚多巴胺修饰的FeCoMOF/Co3O4纳米酶的生物传感平台用于灵敏检测大肠杆菌 O157:H7》(A Dual-Mode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Polydopamine-Modified FeCoMOF/Co3O4 Nanoenzyme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被国际期刊Talanta(中科院TOP期刊)接收。理学院2020级生物资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姜少娟为论文第一作者,孙萌萌副教授、饶含兵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利用具有优异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PDA)修饰FeCoMOF/Co3O4制备了FeCoMOF/Co3O4@PDA纳米酶,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其高催化性能和直接与蛋白质连接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纳米材料和抗体需要连接试剂的繁琐制备过程或复杂交联的限制。本研究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抗体以形成具有高抗体偶联效率的检测探针,基于纳米酶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平台进行大肠杆菌O157:H7的比色/智能生物传感,可实现牛奶和鸡肉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快速分析检测,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功能纳米农业应用创新团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将矿物元素纳米材料成功应用于食品安全、畜牧营养领域,近两年在中科院TOP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面上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

DOI: 10.1016/j.talanta.2025.12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