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理学院第三期“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2025-11-16   作者:沈映杰 杨岚楠   审稿:胡永波     (浏览次数:)     打印    收藏

1115日下午,理学院第三期“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化学文化节的特色组成部分,组织25712岁的小朋友走进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的校园,通过参观校史馆与参与科普实验课堂,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

活动伊始,小朋友们在志愿者一对一的陪伴下,有序参观了校史馆。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校史照片以及多样的动植物标本,生动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科研成就。小朋友们在“红色印记”展区聆听讲解,感悟“川农大精神”;在“科技之光”展区观察标本,了解学校在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的贡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百年校史与科学教育。

随后开展的科普实验课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杨胜男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首先通过球棍模型认识了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物质的构成方式等基础化学知识。接着,杨老师演示了经典的“碘钟反应”,液体在透明容器中由无色缓慢变为蓝色再变为无色,重复着颜色变化,最终定格为蓝色,引起小朋友们阵阵惊呼:“太神奇了!像变魔术一样!”在老师的讲解下,他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动手实验环节,小朋友们亲自使用紫甘蓝浸泡液作为天然酸碱指示剂,对白醋、雪碧、洗衣粉水等日常液体进行酸碱性检测。看到液体在加入指示剂后变幻出粉红、蓝绿等不同颜色,小朋友们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我的变成紫色了!”“原来雪碧是酸性的!”现场气氛热烈,充满惊叹与欢笑。通过这些直观有趣的实验,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辨别酸碱性,更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验结束后,杨老师还布置了一项家庭科学任务,鼓励小朋友们回家后在家长陪伴下,用碘伏喷洒预先用维生素C溶液书写过的白纸,观察字迹显现的现象,并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活动最后,每位小朋友获赠化学原子结构球棍模型和参与证书,以此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

据悉,本次活动由共青团雅安市委和四川农业大学学工会指导,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和档案馆主办,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化学生物学系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协办,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理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