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理学院化学创新拔尖班中江实践行:构建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5-04-14   作者:姜媛媛 王位   审稿:吴贺君     (浏览次数:)     打印    收藏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化学创新拔尖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2025年4月 13日,理学院组织2023级化学创新拔尖班学生赴中江县四川农业大学科研示范基地,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吴贺君教授、基地技术负责人张利教授、化学生物学系主任王位老师、邓雪雪老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充分展现了多方科普功能与校企合作成果。

活动中,张利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围绕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理论讲解。随后,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成果展厅、中江县中药材种源高效繁育技术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芍药种质资源圃以及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张利教授将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知识融入实地讲解,详细阐释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理学院力量。

活动当日,同学们还前往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作为理学院的校企合作企业,该公司在中药材加工、制药生产等环节展现出的先进技术与成熟工艺,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从中药材的预处理、有效成分提取,到药品制剂的生产、质检与包装,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所学知识在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习方向,增强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信心。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更强化了他们学以致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责任感。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学子,应扎根实践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果,在新农人培育链条中勇担责任。

据悉,此次活动开展基地位于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中江县现代农业园区内,通过引进四川农业大学张利教授科研团队,建立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江县道地中药材研发中心,形成成果转化新模式,联合龙头企业打造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集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农民培训-科普宣传-成果示范”“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另一方面为中医药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这正契合化学拔尖创新班的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于化学和生物学等前沿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化学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热爱祖国、心系三农、志向远大、思维创新、视野广阔的优秀拔尖创新人才。

未来,理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依托科创园、研发中心的科普与培育功能,开展更多优质实践教学活动,为培养既能深耕学术研究,又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