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学校关工委执行主任何临春教授受邀为入党积极分子作题为“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理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刘艳红主持报告会。
何临春以中央“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三农”工作部署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千万工程”经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战略价值。通过“粮食安全、城乡融合、生态治理” 三大维度,结合详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两持续四着力”(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点任务。特别在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时,强调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寄语青年学子要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
在谈到“新时代青年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时,何临春通过雅安鱼子酱特色产业小镇、成都温江智慧农业社区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 "三产融合" 发展路径。她指出,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以“新农人”身份投身科技助农、文化润农、生态兴农实践,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法学院学员曾涵表示:本次党课使他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是国家战略,更是青年责任。文件“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的部署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念。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员熊丽杉谈到:通过培训深刻理解了思想入党的重要性。“千万工程”彰显的为民情怀,激励她以赤诚之心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生命科学学院学员高一瀚表示:作为农业院校学生,应积极投身农业科研,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将利用假期参与农技推广实践,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