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理学院功能纳米农业应用创新团队在动物肠道健康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2024-11-13   作者:孙萌萌 任莹莹   审稿:鲁志伟     (浏览次数:)     打印    收藏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功能纳米农业应用创新团队研发了一种具有肠道靶向性能的MnNi@PVP递送体系,其在肠道健康调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中科院二区,TOP期刊,IF=8.3)上,题目为“MnNi@PVP Nanoenzyme Based on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Homeostasis for the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11100)。

在畜牧养殖领域,肠道健康与动物生长、免疫力密切相关。目前,因营养物质吸收不充分、药物使用不合理,造成了诸多危害。营养和药物的肠道靶向递送,精准定位肠道需求部位,有助于畜牧高效摄取关键营养。营养和药物的肠道靶向递送既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又能推动畜牧养殖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助力畜牧产业实现整体升级。

本研究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带负电性 PVP 成功包被MnNi微量元素,利用材料表面的负电性与带正电的肠道炎症部位结合,使其具有肠道靶向修复能力,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肠道炎症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nNi微量元素的肠道靶向递送显著降低了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包括体重减轻、结肠缩短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在修复氧化损伤和抑制促炎标志物水平,修复肠道屏障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目前团队可实现各种天然生物小分子、多酚-金属离子、氨基酸、miRNA、益生菌、抗生素等多种物质的肠道靶向递送,使营养物质或药物依据动物生长与健康需求,实现定时、定量释放,助力动物精准营养的快速发展。

功能纳米农业应用创新团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将各种微量元素纳米材料成功应用于畜牧养殖领域,近两年在中科院TOP期刊发表SCI论文8余篇,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面上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孙萌萌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任莹莹和陈秋树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农业大学双支团队项目的支持。